初三課程已結束,作為畢業班的數學老師,我深感肩上的壓力之大,責任之重。對于初三這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起到到很大的作用。而目前在學生的學習中還出現以下的情況:
一、 多數情況下,也比較擅長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來微發學生的思考,但問題提出後沒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甚至不留思維空間,往往習慣于自問自答,急于說出結果。顯然學生對題目隻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發學生的深思,就不能給學生深刻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學生對于做過的題一點印象也沒有。
二、我在備課的時候對問題已備選了一個或幾個解決方案,課堂上以“定勢思維”組織教學,但教學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當學生的思路與我的思路相左或想法不切實際時,不願打亂即定的教學計劃,幹脆采取回避、壓制措施,使學生的求異思維、批判思維、創造性思維被束縛。
三、對問題的坡度設置的不夠,坡度過大導緻思維卡殼,學生的思維不能深入進行而流于形式。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本學期剛開始就不斷研究,積極參加其他數學老師的教研活動,終于找到合适的的措施:
1、對過多的題,進行适當的篩選。
2、還給學生一片思維空間讓學生受到适當的"挫折"教育,以加深對問題的認識。
3、學生有不同想法單獨與教師交談好的想法給予鼓勵并加以推廣;不對的想法給予單
獨的指正。這樣學生即可以大膽放心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又可以把一些教學中漏洞補上。
4、精心設置問題的坡度,使學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規律。課堂上注意課堂節奏,盡量讓中下遊的學生跟上老師的步伐,多給學生自己聯系的時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楊潇如)